当前位置: 健康频道
补钙真能预防骨折吗? 五大生活习惯易伤骨头
2018-01-11 10:10:18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至:

  “补充钙和维生素D并不能预防骨折?又一个神话在破灭……”最近,关于补钙的话题在医学界成为热点。事因天津大学天津医院赵嘉国、曾宪铁领衔的科研团队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补钙和维生素D并不能降低50岁以上社区人群骨折风险”,由此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不少网友发出疑问:我的钙片还要不要吃呢?

  中国医生重磅文章引发热议

  北京时间2017年12月27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影响因子44.405)以原创性论著(Research, Original Investigation)和网站主页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了天津大学天津医院足踝外科赵嘉国和曾宪铁领衔的科研团队的长篇论文,论文题目为《社区居住老年人群中,钙剂/维生素D摄入对骨折发病率的关系: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天津大学官方网站以《骨质疏松防治研究获重大突破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发表长文》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指出该论文认为,钙剂/维生素D补充一直被认为是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的基础干预措施。国内外骨质疏松相关的多个学会的各种指南建议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补充钙剂/维生素D,补充的目的是增加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但赵嘉国和曾宪铁团队经过严格合理的课题设计,总结分析了5万余例大数据后,得到结论指出:无论是补充钙剂,维生素D,还是钙剂/维生素D联合补充均不能降低50岁以上居住在社区的中老年人骨折的发生率,甚至大剂量补充维生素D还增加了骨折发生的风险。因此不建议这些人群常规补充额外的钙剂/维生素D。

  官方文章中还指出,该论文“结束了天津市在国际四大著名医学期刊上发表论著零的历史,同时也是我国骨科界第一篇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论著”。

  该论文以及医院的宣传文章迅速在业内引发热议。香港中文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授唐金陵为此专门撰文,指出“补钙:又一个神话在破灭”。并在文中指出,“补钙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商业概念,2013年钙剂全球年销售额相当于390亿人民币,美国2012年维生素D制剂的年销售额相当于48.6亿人民币……早先BMJ一篇文章指出:尽管缺乏对健康有益的证据,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仍然被广泛推荐用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但是,改变现状异常艰难,是因为相关企业、推荐机构、学术界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我的钙片还要不要吃?

  学者们争得热闹,不过,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这篇JAMA文章到底意味着什么?有网民评论提出困惑:补钙不能预防骨折?我只想知道我的钙片还要吃吗?

  “文章是好文章,这一点不可否认,但其中存在局限性。”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教授丁悦指出,“骨折发生和补钙是两个话题,不能掺杂在一起论述。”论文以是否发生骨折来判断补钙和维D的效果,但其实骨折发生是多种因素结果,除了跟骨量、骨强度、肌肉力量等有关,还跟跌倒的风险等等有关。“对于50岁以上人群的来说,骨折不一定是骨质疏松引发的,也可能是意外导致。”

  公开报道显示,赵嘉国医生也对自己论文引发的争议进行了回应。他在接受《医学界》采访时表示,补钙和维生素D是否降低骨折风险其实是一个比较老的话题,在国际上已经发表了20余篇相关的meta分析文章。此次的研究是基于RCT(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有33篇RCT纳入到了最终分析之中,其研究人群总计达5万多人。最终研究结果显示:对50岁以上的社区人群而言,额外补充钙和或补充维生素D不能降低其骨折风险。不过,他也指出,纳入的RCT研究人群主要限定为50岁以上的社区人群,并未区分对其是否诊断为骨质疏松人群进行进一步分析。“既往研究显示,对于长期居住养老机构的老人而言,补充钙和维生素D可能对降低骨折风险有益。这部分人群不包括在本研究范畴之内。”

  “我们学会最近也对这篇文章进行过热烈讨论。”丁悦教授指出,无论是2017年10月中华医学会发布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还是2017年初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质疏松学组最新修订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指南”,都明确指出补钙和维生素D是骨质疏松的基础治疗方法。“单纯补钙和维生素D并不足以减少骨折的发生。”丁悦教授指出,需要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才能达到相关效果。“但并不是说就不需要补钙了。”

  丁悦教授指出,目前中国有6000多万骨质疏松患者,5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在20%左右。骨质疏松导致骨折是最后一步,之前还有全身骨痛、驼背等症状,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状态。“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类最后一次骨折’,20%髋部骨折患者在卧床一年后死亡。”但骨质疏松可防可治,早期筛查早期治疗,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她建议,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如45岁以上女性、绝经后女性以及70岁以上男性,可以进行骨密度筛查,检查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是否正常。如果出现骨量降低,就需要补钙,如通过晒太阳、喝牛奶、多吃含钙食物、补充钙剂等手段来提高钙的摄入量;如果已经出现骨质疏松,则需要遵医嘱足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并联合药物进行规则的抗骨质疏松治疗。

  此外,补钙不仅仅对骨骼有好处,对于身体其他生理功能也有益处,如心血管调节就需要钙离子的作用等。

  补钙是否会带来额外健康风险?丁悦教授认为,指南推荐每天钙的摄入量是800-1200毫克,国人每天钙摄入量约400毫克,因此普遍需要补钙。当然,补钙并非越多越好。对于长期服用活性维生素D的人,因为钙摄入量特别强,容易有高钙血症的风险,需要引起注意;过高的钙摄入也可能对心血管有潜在风险;补钙过量还可能导致肾结石等。

  “其实国人最大的问题不是补钙太多,而是补钙很随意,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丁悦教授认为,钙在体内不能累积,缺乏的话需要每天都补。此次论文引发的热议,对引起民众正确认识骨质疏松的防治问题是很好的时机。据悉,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近期将会就“如何合理使用钙剂”发表相关文章。

  记者采访多位临床骨科及内分泌科医生也表示,任何指南的出台都有严谨的循证医学证据,一篇文章的分量无法达到“颠覆”的效果。

  五大生活习惯易伤骨头

  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林淑娴介绍,骨质疏松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也就是说,随着年龄增大,不可避免地比年轻时骨头要疏松一点。据统计,全世界每3秒就发生1次骨质疏松性骨折;1/3女性和1/5男性在50岁以后遭遇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因为女性绝经后没有了雌激素的保护,会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50%的人遭遇1次骨质疏松性骨折以后会遭受第2次。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骨质疏松的人都会出现骨折,更常见的是以下这3个症状。一是腰背酸痛,腰背是最常见的部位,其次是肩背、颈部、腕、踝部;二是腿脚抽筋,特别是晚上,更容易抽筋;三是身材变矮,有人老了依然提拔,有人老了就弯腰驼背,逐年变矮。如果出现这三大早期症状,就需要注意自己是不是患上骨质疏松了。

  最难过的是,骨质疏松不是发现以后马上吃药就能好的,它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所以还不如趁年轻的时候保护好自己的骨头,不要让它疏松得那么快,那么严重,这绝对是一个预防胜于治疗的疾病。

  想要预防骨质疏松,得先从生活习惯做起。这些生活习惯包括:一、喜欢大鱼大肉。过多蛋白的摄入会增加钙的丢失,特别是大鱼大肉以后不运动。另外,有些人也喜欢乱补蛋白粉,每天要好几勺,建议还是在医生或营养医师的指导下再补。

  二是吃得太咸。过多钠的摄入会使尿钙排出增加,所以想要骨头坚硬不能太重口味。三是过度节食。骨头也像人体的其他器官一样,需要营养物质的滋养和补充。过度节食会造成形成骨头的原料不足,就会更容易骨质疏松了。四是做宅男宅女。整天在家不晒太阳,体内维生素D不足,新骨形成和钙化就没那么顺利了。另外,外出运动也是对骨头的一种刺激,用进废退,长期不动骨头就会自动降低骨量。五是有吸烟和喝酒的习惯。营养师明确指出,吸烟和喝酒不会让你增加个人魅力,只会让你骨头更容易疏松。

  林淑娴医生指出,骨量累积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过程,90%发生在20岁以前,10%发生在20-30岁。年轻时积累得多,年纪大时减缓丢失,才能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而积累骨量不是单纯只是吃钙片、喝牛奶那么简单。骨头除了需要钙,还需要蛋白质、维生素D、维生素K、B族维生素、钾、镁等营养物质,所以均衡的饮食才是最重要的。当然,喝牛奶补钙也是很好的一种途径,但是如果不方便或不喜欢喝牛奶或对牛奶过敏的人群,就可以通过另外一些食物来补充。绿叶菜就是很好的一种,特别是深颜色绿叶菜。不仅含钙高,还有维生素K、镁这些帮助钙的吸收。

  另外,大豆制品也是不错的一个推荐,豆腐、豆浆、支竹、腐皮含钙量都很高,也很方便大家购买。只是性味稍寒凉,体质虚寒的人群在烹调时可多加姜葱蒜等温性的调味料来平衡大豆制品的寒凉之性。除了调整生活习惯和加强营养补充,我们还很需要去做运动。多点使用骨头,骨头才能变坚强。

  ◆温馨提示

  钙片并非万能 补钙最好食补

  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林淑娴医生认为,钙片作为有效的膳食补充剂,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中还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不过,不少吃过钙片的人有体会,吃钙片很容易引起便秘。另外,如果钙摄入超过安全量(2000mg/d),有可能造成高钙血症、血管和软组织钙化等问题,尿钙排出量增加还会升高肾结石风险。所以食物补钙还是最好最安全的做法。

  那么该如何选择钙片呢?首先得要选择分量。一般成年人每日钙需要量仅需800mg,50岁以上需要1000mg。如果没有喝奶习惯,大概每日能从食物中摄取300-400mg的钙,那么钙片补充约400-500mg就差不多了。

  另外要看有无其他营养成分。之前也曾提到过,除了钙,骨头还需要很多的营养素,例如维生素K、维生素D、镁等。所以现在很多钙片除了含钙,还会添加这些有助于骨骼健康的营养素,这会比单一的钙片要好。

  再者要看钙的本质。通常在市面上买到的都是碳酸钙片,它会以钙片、液体钙、壮骨粉等形式出现,但其实本质都是碳酸钙。碳酸钙需要胃酸才能吸收,胃肠道反应也会比较明显,所以如果是胃酸缺乏的、炎症性肠病的或胃肠道症状很明显的人群,就不适合选择这种。另外比较常见的就是柠檬酸钙,这种钙片不依赖胃酸吸收,胃肠道症状也比较轻。现在还有螯合钙制剂,这种吸收率会更高,胃肠道反应会更少,只是目前在国内比较少见,价格也比较贵。

  如果只能买到碳酸钙,但胃肠道症状又比较明显的话,有一个小妙招:就是分次随餐服用,例如一片500mg的碳酸钙片,吃早餐的时候咬一半,把剩下的一半吃午餐的时候服用。这样副作用比较少,也比较容易吸收。但无论如何,营养学家还是非常提倡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来保护骨骼的健康,钙片仅仅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南方日报记者 严慧芳

  通讯员 宋莉萍

 

责任编辑: 杨倩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