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健康频道 >> 中医中药 >> 正文
如何自查口臭?对付口臭,有三个关键时段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31日 10:15:11  来源: 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分享至:

  原标题:如何自查口臭?对付口臭,有三个关键时段

  编者按:口臭现象非常普遍,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有口难言”的尴尬局面。许多人为了消除口臭想尽办法,殊不知被很多错误认识所引导。口臭原因主要有几种?对付口臭,哪些是错误的方法?如何做才能消除口臭?

  如何自查口臭

  许多人存在口臭风险,或是轻微口臭而不自知,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简便自查法来及早发现口臭征兆,以便及时应对。

  1.刮舌头。用牙刷蘸水轻刮舌苔,如果刷毛泛黄,说明很可能有口臭。

  2.闻口气。拿个干净塑料袋或纸袋,对里面呼气数秒,若有异味,说明可能有口臭。

  3.闻牙线。刷牙前先用牙线清洁牙缝,如果牙线上有怪味,说明口腔菌数量多,口臭风险大。

  口臭四个错误认识

  错误一:向手心呼气可判断是否有口臭。口臭可能来源于口腔深部和牙间隙等多处隐匿部位,向手心呼气不是科学的检测方法。正确方法是:距离患者面部5厘米左右,嗅闻其口腔气味。还可以用小勺刮擦舌尖,带出部分舌苔物质;或者用未上蜡的牙线穿过后牙,提取口腔菌斑;或者将患者的唾液样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后取样分析。

  错误二:口臭预示着某种大病。“口臭预示着你得了某种大病”,这种说法流传甚广。某些全身疾病和状态,如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肝病等可能会产生异常体味和口腔异味,但大多数口臭来自口腔内食物残渣和菌斑微生物产生的挥发性硫化物,具有臭鸡蛋气味,还有一种叫乙硫醇的物质会引起腐烂卷心菜的味道。吃过大蒜、洋葱,喝咖啡或吸烟后,如果没有及时刷牙漱口,任由食物残渣和细菌在口腔聚积,这些化合物就会被产生并释放出来。大约3/4的口臭患者伴随一些牙科问题,比如牙龈肿胀、溃疡、感染或厚舌苔,需要及时到口腔科就诊。

  错误三:漱口水能有效除口臭。很多口臭患者第一时间会去嚼口香糖或使用漱口水。薄荷、丁香等香料的味道确实能掩盖难闻的气味。部分漱口水含有抗菌物质,能消除产生恶臭气味的细菌。但这种做法存在争议。英国一家健康研究机构分析了关于口臭的科学文献,发现有5项试验表明,如果漱口水中含有抗菌物质,如洗必泰、二氧化氯、锌,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难闻气味。但作者呼吁进行更多试验,希望提供漱口水的更多选择。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研究发现,健康的口腔生物菌群可以抑制产生口腔异味的细菌增生,而频繁使用漱口水会杀灭一些“有益菌”,导致口腔菌群失调。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刷牙和牙线等方式清除食物残渣;定期洗牙,减少产生异味的微生物如厌氧菌的生存空间。使用处方漱口水要遵医嘱,以免造成口腔菌群失调、口干症等问题。另外,有人采取舌部清洁器刮除舌苔的方法来减轻口臭。研究表明,这一方法维持的效果非常短暂。用力压舌头还会带来诸多危害。如果想去除舌苔,可以用软毛牙刷清洁。

  错误四:杀死口腔细菌能根治。口腔微生物菌群是由数百种细菌及其他微生物组成的复合群落。正常的微生物群落对身体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可以抑制诸如真菌等其他非口腔微生物的定植和增生,利于口内微生物菌群平衡。使用抗生素会大量杀死口腔细菌,使得真菌大量增殖,引起口腔黏膜疾病。因此,建议大家仔细刷牙,多用牙线,多喝水,不吸烟,保持均衡饮食,维护健康的微生物群落。

  常见的口臭原因主要有三种

  一是可能患有慢性牙周炎、急性牙龈肿痛等口腔炎症,口腔菌群不平衡从而产生异味;二是老年人、长期节食者、长期抑郁者也会有口臭,他们的唾液腺分泌减少,口腔里厌氧菌大量繁殖;三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进入人体后,为了抵御胃酸杀灭作用,会通过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发出恶臭气味。中医理论认为,口臭与“胃火”“食积”“脾胃湿热”等相关。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口臭严重程度有所不同,这是由唾液的分泌决定的。

  防口臭有三个关键时段

  起床后。一夜睡眠后,唾液长时间处于分泌减少的状态,起床时口腔菌群数量大幅增加,容易导致口臭。吃早饭能促进唾液分泌,因此,即使早上上班匆忙,也不要忘记吃早餐。

  紧张时。人在紧张时,压力会令唾液分泌减少。例如参加重要场合需要发言时,唾液分泌减少,就可能出现口臭。赵鲁卿建议,平时不妨多喝些水来滋润口腔,喝绿茶杀灭口腔菌的效果会更佳。此外,还可以用舌头在嘴里打转,促进唾液分泌。

  晚餐前。午餐后六七个小时,残留在舌头、牙缝中的食物残渣会令口腔菌不断滋生,晚饭吃得越晚,细菌就越多,越容易产生口臭。建议用完午饭后用清水漱口或刷牙。刷牙后,用牙刷清洁舌头表面的舌苔,也能预防口臭。

  建议口臭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积极治疗原发病,保证规律的生活作息,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少吃肥腻、油炸食物,并戒烟、戒酒、戒槟榔。特别要缓解焦虑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情。

  三粥一茶祛口臭

  中医认为,口臭是五脏六腑不调导致的,配合食疗,效果更好。在此,推荐四个除口臭的小方子。

  藿香粥健脾化浊

  藿香15克(鲜品30克)、粳米50克,藿香用水煎5分钟,弃渣取汁,与粳米共煮成粥食用。

  方中,藿香是芳香化浊的要药,我们熟悉的藿香正气散就来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中以藿香为主药。《本草正义》记载,藿香有芳香之气却不猛烈,性质温煦而不燥烈,能祛除阴霾湿邪,助长脾胃正气,用来治疗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最为有效。所以,藿香粥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厚腻的舌苔,让口腔致病菌如无根之萍,从而彻底斩断口臭的根。

  藿香粥最适宜湿阻中焦的人群,症状可表现为头重、精神倦怠、食欲差、腹胀、嘴巴黏、易口渴、喜热饮、小便短赤等。有月经延后或量少、五心烦热、盗汗、干咳等阴虚血燥症状者,不建议服用。

  生芦根粥泻火生津

  用生芦根30克、粳米50克,生芦根洗净,加适量水,煮取药汁,与粳米共煮成粥,每天早上空腹食用。

  中医认为,口臭为心脾积热证居多,所以使用芦根粥祛除口臭。芦根就是芦苇的根茎,生于江河湖泽、池塘沟渠沿岸和低湿地。其性寒味甘,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的功效。《玉楸药解》记载芦根可以“清降肺胃,消荡郁烦,生津止渴,除呕下食”。《太平圣惠方》中,也有芦根与麦门冬、人参、橘皮等合用,治疗脾胃积热的记载。

  此外,该方还可以用于治疗小孩胃热而引起的呕吐等。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人群应避免过量服用。

  金银花茶疏风解毒

  金银花15克,白菊花10克,加绿茶少许,沸水泡开,代茶饮。

  方中,金银花又叫忍冬,是历史悠久的常用药材,它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它能清除“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恶疮”。选用金银花祛除口臭,主要是因为其有抗菌作用,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是口腔致病菌的克星。白菊花气清香,味甘、微苦,性寒,归肝、胆、肺经,有疏散风热、养肝明目、清热解毒、清心补肾、健脾和胃、润喉生津以及调整血脂等功效。菊花应与野菊花区分开来,两者虽均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但野菊花苦寒之性尤盛,长于解毒消痈;菊花辛散之力较强,长于清热疏风。绿茶可清头目、除烦渴、化痰消食、清热解毒,常用于头痛目昏、心烦口渴、食积痰滞等症状。

  需注意的是,方中药材多性寒,脾胃虚寒和气虚的人群慎用。

  薄荷粥清热祛湿

  取鲜薄荷叶30克(干品15克)、粳米50克,薄荷叶加适量水熬煮,弃渣取汁,与粳米共煮成粥。

  方中,薄荷有特殊的清凉香气,具有芳香辟秽、化湿和中、清利头目的功效,擅长疏散上焦风热,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它也常与香薷、厚朴、金银花同用,来祛除夏季感受的暑湿秽浊之气,以清热解暑,治疗脘腹胀痛、呕吐泄泻。《本草纲目》记载其“利咽喉,口齿诸病。治瘰疬(音luǒ lì),疮疥,风瘙瘾疹”,故而是祛除口臭的主力军。有中医学者自制口香爽漱口液,其中亦有薄荷,临床疗效颇佳。

  与藿香粥相反,薄荷粥适用于五心烦热、易干咳、盗汗的阴虚血热的人群。因本方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所以寒湿或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99%的人不知,这4种食物竟会致口臭

  1.酒。酒精是一种利尿剂,饮酒过多容易导致嘴巴、大脑和身体缺水,同时也会阻碍唾液正常分泌。而唾液中有很多可以分解并冲走“有味细菌”的物质,所以,一旦过量饮酒,必然会加重口臭。建议在饮酒过程中尽量喝点白开水。

  2.薄荷糖。很多薄荷糖宣称可清新口气消除口臭,其实弊多利少。一旦薄荷醇从口中消失,口中怪味会迅速反弹并加重。大多数薄荷糖含有蔗糖即“细菌的美食”,细菌在分解糖的过程中会释放硫化物,因而会加重口臭。

  3.肉。吃肉过多,会导致蛋白质摄入量超过身体需求,身体就会将其分解为碳水化物用作能量。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氨(尿味),它们会通过口腔排出体外。

  4.干果。干果不仅含有大量促进细菌滋生的糖,而且含有大量的不溶性膳食纤维,更容易导致口腔及牙缝间糖的聚集。吃完干果,一定要及时清理牙缝。

责任编辑:张潇予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