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健康频道 >> 大健康产业 >> 生物医药 >> 正文
介入技术在肿瘤诊疗中趋热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09日 15:08:11  来源: 健康报网
分享至:

  原标题:介入技术在肿瘤诊疗中趋热

  “微创介入正在深入肿瘤的诊断、治疗中,尤其在治疗易出血的危险病例、获取化验所需的细胞样本等方面,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优势。”近日在京举行的第四届国家癌症中心微创介入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表示,未来会进一步加大对介入技术用于肿瘤诊疗的支持力度。

  据了解,介入技术最初运用于消化道止血、下肢动脉成形等领域,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运用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主任李肖介绍,肝癌、肺癌、胰腺癌、食管癌、胆管癌等都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恶性肿瘤,而介入技术在这些癌种的治疗方面具有优势。同时,介入治疗联合全身性的靶向、免疫治疗,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指出,中国介入技术未来将在肿瘤治疗领域实现领跑,尤其是在肝癌治疗方面。“2019年,我国通过介入技术实施的肝癌治疗可达100万~150万例次。目前,我国能实施手术的肝癌患者不超过30%,在剩下的70%的患者中,介入技术可治疗的比例高达90%。”

  “国际介入学科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中国的介入技术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快,正在从跟跑向领跑转变。”滕皋军介绍,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医生也在开展自主创新,改变了以往介入治疗只能使用进口设备、器械的局面。“我国在栓塞处理、微波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等方面都处于国际前沿位置。此外,国外的介入治疗都是在门诊开展,而中国首创的介入病房管理模式可对患者进行更全面、有效的照护。”

  据了解,目前全国2/3的医院开设了介入科室。2018年的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注册数据显示,我国现有介入医生1.5万名。“2007年,介入医生发表的SCI论文仅十几篇,现在每年达数百篇,但介入学科发展的挑战始终存在。当前,介入技术尚未形成独立学科,临床规范不统一,学科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要得到更多关注。”滕皋军说。

  此次论坛由国家癌症中心和北京肿瘤学会主办。(记者 王潇雨)

责任编辑:王胤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