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健康频道 >> 大健康产业 >> 互联网+ >> 正文
数字技术助力正面战“疫”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4日 11:03:33  来源: 健康报

  原标题:数字技术助力正面战“疫”

  如何降低感染?病毒从哪里来?哪里最缺防护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这些问题都需要又快又准地回答。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弥补了传染病防控的不少短板,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小白”进入隔离病房

  “推开隔离病房的那扇门,恐惧油然而生,似乎能看见病毒在空中飞舞,听见它们砰砰地敲着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葛恒说出了很多队员的心声。

  为了减少感染,每个人都在想办法,人工智能成为一个选择。

  2月26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瑞金小白”正在隔离病房里“听”患者的心音和肺音。远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专家拿着手机,远程指导“小白”的每一步操作。

  “这是一台集合了最新IT技术的人工智能医护机器人。不管专家在哪里,只要有一个App,就会连到远程会诊空间,进而控制机器人进行操作,而且不消耗防护服和口罩。”上海瑞金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员、瑞金医院学科规划处副处长林靖生说,目前武汉有3台“小白”,另外两台分别在武汉市第三医院和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林靖生正是“小白”的主要发明人之一。“刚开始,感控人员和护士长要时刻在现场盯着大家穿脱防护服。再过两天,他们就可以换班了,因为有‘小白’帮忙了。”林靖生说,每台“小白”都具备3D视觉识别传感器和人工智能AI芯片,在静止和移动时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捕捉病区内的环境图像和人体图像,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发现医护人员在感染病区活动过程中及在穿脱防护服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提醒大家注意并进行必要的消毒措施。

  “小白”还可以成为远程诊疗的重要载体。需要细微观察的时候,“小白”还可以切换到医务人员手持的PAD摄像头上,进行近距离观察。

  除了“小白”,消毒机器人、送餐机器人、垃圾回收机器人等也在疫情防控的各类战场上“作战”。

  用大数据抢时间

  疫情防控各个环节都需要抢时间,大数据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月下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派出医疗团队,整体接管了成都市传染病医院新冠肺炎患者重症危重症病区。没多久,平台发来提醒:华西医院医用防护服保障存在风险。

  “2月21日,在分配省级统筹应急物资时,快速对华西医院进行了医用防护服硬性补缺。”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信息与统计处副处长丁智刚说,四川省利用大数据技术,基于各级定点医院救治物资现状和日均硬性消耗量,对短缺医疗物资实时自动预警。

  与此同时,四川省打通了全省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208家定点救治医院、570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和支援湖北医疗队信息通道,动态收集各级防疫物资和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床位等医疗资源信息,精准研判,及时调度。

  最近的发热门诊在哪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所医学数据共享团队收集和整理各地卫生健康委陆续发布的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几天内汇总形成了发热门诊及救治机构数据集,覆盖了31个省(区、市)。1月27日,第一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和发热门诊数据集发布。在此基础上,联合阿里高德地图对7000余个医疗机构进行了地理位置标注,提供互联网端与移动端皆可使用的导航服务,方便公众检索周边定点救治医院和发热门诊机构。

  云计算也大显身手。2月1日,浙江省疾控中心上线自动化的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利用阿里达摩院研发的AI算法,将原来数小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缩短至半小时,并能精准检测出病毒的变异情况。近日,阿里云视觉智能平台推出了“人脸口罩检测”算法服务,对公共场所出行人员口罩佩戴情况进行检测及统计预警。

  无论是人工智能、大数据,还是云计算,都离不开基础数据。由此引发的数据安全及隐私问题受到关注。专家指出,在这个特殊时期,让渡个人信息换取社会防控安全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当然,在信息收集、报告、传输、反馈过程中,需要建立规范化的机制和手段。

  线上服务满足百姓所需

  疫情期间,线上服务更多地被普通老百姓所需要。

  如春雨医生原CEO张琨所说,当前,提供临床医生的专业指导对缓解患者及其家人的心理压力是有帮助的。因此,医学科普、健康教育、在线咨询等成为线上服务的主要内容。

  而要真正满足患者诊疗需求,线上和线下形成闭环很重要。深圳市人民医院网络医院的做法值得借鉴。“网络医院与内分泌科开展了‘互联网+整合式’糖尿病健康管理,有近1000名糖尿病门诊患者正在接受线上管理,线上一直有糖尿病医护为他们进行团队服务。”该院网络医院主任陶红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专科医生、专科护士、健康管理师等联合对患者进行运动、营养方面的指导和干预,并通过智能穿戴设备,监测患者全天的有氧活动情况,从而实现了病情的远程精细化管理。

  张琨说,现阶段互联网服务很大比例的问诊结论是让患者到医院做检验或检查。他建议,平台在匹配算法上应更多偏向地理位置就近的医院,并与属地医疗机构建立无缝对接;线上已经开出的检验、检查医嘱可以对接线下预约服务,而不是让患者到医院后再进行一轮线下问诊的过程。(首席记者 姚常房 记者 王潇雨)

责任编辑:自然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