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健康频道 >> 要闻 >> 正文
【致敬2020·年终专稿】药物研发进入“黄金时代”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5日 08:00:18  来源: 中国医药报

原标题:【致敬2020·年终专稿】药物研发进入“黄金时代”

□本报记者陆悦

2020年,我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进入第六年。

这一年,药审改革红利充分释放:新修订《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细致、接地气的配套规章制度陆续出台,药品审评机制和审评技术体系不断完善,进一步激发了医药产业创新活力,推动我国医药研发从仿制转向创新,从本土走向全球,不断满足公众对生命健康的新需求。

注册新规落地 引导行业向创新集聚

自2015年开始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在2020年向更高层次推进。2020年7月1日,新修订《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办法》贯彻执行新修订《药品管理法》和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框架性蓝图,引入新理念和制度设计,并进一步优化流程,完善措施,鼓励药物研发与创新。如《办法》中特别增设的药品加快上市注册一章,设立突破性治疗药物、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审批、特别审批四个加快通道,支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创新。此外,《办法》实行的基于风险的审评、检查和检验模式,将原先的审评、核查和检验变“串联”为“并联”进行;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制度、沟通交流制度等内容,也为产品加快上市创造了条件,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好评。

《办法》实施前后,一系列配套规章制度陆续发布。6月3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文件明确,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均为境内外未上市的药品,且具有临床价值。而在9月28日发布的《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中,则明确了中药注册按照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同名同方药等进行分类,前三类均属于中药新药。在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会长宋瑞霖看来,新注册分类方法对推动我国药物创新和医药产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明确了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创新药与改良型新药分类,有利于引导科研机构与研制单位明确研发方向,确立填补临床空白、实现有效替代的研发目标;将中药从过去单纯的传统经典药方和中医药理论原有范围中扩展开来,为中医药这一我国传统医药学宝库与现代医药学的衔接搭建了重要通道,为中医药的守正创新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

审评资源倾斜 加快创新药物上市

7月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突破性治疗药物审评工作程序(试行)》《药品附条件批准上市申请审评审批工作程序(试行)》《药品上市许可优先审评审批工作程序(试行)》三个重磅文件,新药上市的“高速通道”正式开启。文件分别对上述三个工作程序的适用范围以及政策支持措施予以明确——如突破性治疗药物在临床试验期间可滚动递交资料,获得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药审中心)的沟通交流与指导,可优先审评;优先审评的药物在上市申请阶段可滚动提交资料,缩短审评时限以及优先核查、检验等。

在文件发布后的1周内,即有4家企业为旗下创新产品递交了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的申请。企业对“高速通道”的关注不言而喻。(下转2版)(上接1版)

新规落地的同时,药审中心进一步完善优先审评工作,依法调整优先审评范围,将更多临床价值显著、临床急需的短缺药品和创新药品纳入优先审评程序。在刚刚结束的2020智慧监管创新大会上,药审中心主任孔繁圃介绍说,今年截至11月底,已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212件、审结241件。其中,35%为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新药,20%为同步申报产品。优先审评审结任务按时限完成率逐月提升,至11月已达到97.22%,有效促进了创新药和临床短缺药品及早上市。

临床急需境外新药的审评速度也同步加快。10月29日,药审中心公布第三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涉及血液系统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的7种药物入选。截至目前,在三批名单中,已有36家企业45个品种提出注册申请,39个品种获批上市或完成审评,100%在时限内完成审评任务。

国际合作紧密 新药同步研发成趋势

当前,我国医药创新能力已跻身全球第二梯队。10月17日,新修订《专利法》颁布,法条中新增了关于药品专利纠纷的早期解决机制,并首次在立法层面提出了新药专利权期限补偿制度,给创新药企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也大大提高了我国作为新药上市首选地点的吸引力,促进全球范围的新药尽早在我国上市。

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12月22日,已有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等12个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其中10个为国内企业申报。

事实上,在第三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公布的同时,药审中心在公告中已明确指出“已基本解决了临床急需境外上市新药在我国上市慢的历史遗留问题,并且随着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ICH指导原则的转化实施,我国已逐步建立了境外新药在境内同步研发申报的法规制度体系,鼓励境外新药在中国境内同步开展研发申报工作。”

随着我国创新研发的高速发展,跨国药企在华研发模式也正在更新,进一步强化创新合作是明显趋势。在11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RDPAC(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总裁安思嘉表示,RDPAC的许多会员企业与中国本土医药企业在科研、医学、商业等多方面进行了合作,合作方既包括规模型药企,也包括初创型药企,“在一个公平、透明、完善的医药生态体系和营商环境中共赢,我们相信这对药企和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都非常良性。”

诺和诺德、罗氏、武田等众多外企都在将中国纳入全球研发体系。诺和诺德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周赋德表示,在未来七八年内,诺和诺德将在多个疾病领域带来10个创新药物,“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法律法规的健全,使得我们未来会有更多的新药研发在中国的研究中心进行,不仅包括前期科研,也包括临床试验以及产品生产。”

此外,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的运用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获得了来自国家药监局以及海关总署、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的共同政策支持,为满足我国患者治疗需求开辟了一条特别的“绿色通道”。(陆悦)

责任编辑:小云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