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健康频道 >> 体育 >> 体育产业 >> 正文
我国冰雪运动实现全覆盖 冰雪“冷资源”成“热经济”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4日 17:37:00  来源: 人民网

  原标题:我国冰雪运动实现全覆盖 冰雪“冷资源”成“热经济”

  6月23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2020)》正式发布,报告以图、文和专栏的形式总结提炼了北京冬奥会自2015年申办成功以来筹办工作所形成的遗产成果。其中,群众冰雪运动广泛普及、冰雪运动竞技水平稳步提升、冰雪产业快速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在报告中得以生动呈现。

  冰雪运动“走进”山海关、“迈过”秦岭淮河

  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以“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为指引,国家体育总局深入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通过强化政策规划,抓好责任落实,积极支持、指导全国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地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

  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体育总局冬运中心主任倪会忠介绍称,通过实施“百城千冰计划”,推动群众性冰雪场地设施建设,开展群众身边赛事活动,带动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自2014年起,我们连续7年举办‘全国大众冰雪季’。在‘全国大众冰雪季’的引领带动下,各地开展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的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形成了‘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等20余项地方活动品牌。我们把‘全国大众欢乐冰雪周’‘中国冰雪大会’‘国庆冰雪乐’等品牌活动办到群众身边、贯穿全年,实现人群全服务、地域全覆盖、全国大联动。”

2020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启动仪式在吉林省长春市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举行。新华社记者 许畅摄

  随着工作不断深入推进,我国冰雪运动不仅“走进”山海关,还“迈过”秦岭淮河,实现全国覆盖。据统计,截至2021年年初,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较2015年增幅达317%;已有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较2015年增幅达41%。可统计参与冰雪运动人数大幅度增长,以2020-2021雪季为例,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全国31个省区市共184个地级市开展了超过1200场次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直接参与和间接影响的人数规模近亿人次。

  近年来,冰雪运动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和潜力。京津冀地区作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核心发展区域,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加快协同发展,在赛事活动举办、冰雪场所利用、冰雪爱好者组织等方面深度融合,全民冰雪氛围浓厚;冰雪运动传统地区作为冰雪运动重点发展区域,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等省区分别结合竞技冰雪优势、自然资源禀赋、民俗文化特色等,创办了一系列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和冬季旅游节庆品牌,推动冰雪运动和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南方各省区市转变资源认知理念,借助经济发达、科技进步的优势,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地开展群众冰雪运动,宜冰则冰、宜雪则雪。上海、浙江、湖北、广东、重庆等省市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创新探索南方地区冰雪运动发展模式,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冰雪运动需求。

  竞技冰雪运动取得跨越式发展

  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我国冰雪运动发展进入快车道。短短几年时间,我国竞技冰雪运动通过恶补运动员短板、教练员短板和专业训练场地设施短板,实现了北京冬奥会109个小项“全项目开展”“全项目建队”和“全项目训练”。

  截至目前,在运动员方面,各冰雪项目国家(集训)队共有在训运动员509人,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22个民族,平均年龄21岁。这样一支年轻的中国冰雪军团不仅为北京冬奥会参赛工作增添了生龙活虎的新生力量,更为我国冰雪运动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以6分32秒035的成绩获得亚军。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其中一部分运动员已经开始转型,积极投身到推动冰雪运动普及推广和后备人才培养,北京冬奥会参赛准备工作带来的红利已经开始释放,并将持续释放。”倪会忠说,“在教练员方面,各队共有教练员169人,其中外教67人,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荷兰、德国、俄罗斯等2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冬季两项冬奥会‘8金王’挪威人比约达伦,短道速滑冬奥会金牌教练韩国人金善台,雪车冬奥会金牌教练加拿大人皮埃尔,冰壶冬奥会金牌教练瑞典人皮亚,国际雪联跳台滑雪技术委员会主席芬兰人米卡等国际知名教练。这些国际知名教练不仅为我国冰雪运动带来了先进的技战术理念和训练方法,更带动了我国本土教练员的快速成长。”

  据悉,在专业训练场地设施方面,为保证各冰雪项目国家(集训)队训练的实际需要,国家体育总局按照“注重实用、保护生态、坚持节约”的要求,在北京冬奥会比赛场馆场地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对专业训练场地设施进行一定的补充完善。

  “我们通过与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合作等方式,利用原有旧厂房、人防工程,最大限度依托原有地形地貌,用最节约的投资和对自然环境最小的改变,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全项目训练’布局,先后建设了北京首钢、北京二七厂、河北承德、河北涞源、吉林北山、陕西安康等高水平训练场地,训练场地设施已居世界领先水平。”倪会忠说,“这些专业训练场地在北京冬奥会之后,可以继续供专业运动员训练使用,同时积极承办国内、国际冰雪赛事和自主IP赛事;可以将部分专业场地加以改造,降低难度,增设大众体验入口,举办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开展冰雪教学培训;还可以结合场地特点,打造‘山地公园’‘冰上娱乐中心’,与体育文化、旅游休闲、会议展览等产业相结合,推出消夏避暑、登山健身、玩冰戏雪等覆盖四季的休闲产品,发挥冰雪项目训练场地的综合效应。”

  彰显中国冰雪文化自信

  我国冰雪运动历史悠久、内涵深厚,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冰雪民俗体育活动,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冰雪文化。

  倪会忠表示,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国家体育总局大力传播贴近百姓生活的冰雪文化,营造全民参与冰雪的浓厚氛围。邀请一些社会影响力大、公众形象好的人士担任“冰雪运动推广大使”;与电视台、电台、新媒体等合作,开设冰雪知识、冰雪资讯专栏;设计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冰雪”品牌系列标识及冰雪文创产品;联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冰雪动漫宣传片《中国冰雪大扩列》,在院线、高铁、机场进行展播。

  “我们还十分关注青少年这一重要群体,以大力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为抓手,加强冰雪运动教学指导,丰富课外冰雪项目体育活动,积极培养学生冰雪运动兴趣爱好,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中国滑冰协会、中国花样滑冰协会、中国冰球协会、中国滑雪协会等,协助教育部门培训了一批体育教师和社会指导员,为青少年开展冰雪活动提供专业支持,并组织开展冰雪项目U系列赛事。在传授冰雪运动技能的同时,我们还特别注重在青少年学生中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推动奥林匹克文化与冰雪文化的交融。”倪会忠说。

   冰雪“冷资源”成为“热经济”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促进冰雪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合理规划、广泛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力争到2022年,冰雪产业总规模超过8000亿元。”

  在国家政策的有力引导下,我国冰雪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冰雪“冷资源”正在变成“热经济”,已逐步建立以健身休闲为主,竞赛表演、场馆服务、运动培训、装备制造和冰雪旅游等业态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越来越多国产冰雪运动器材,越来越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冰雪运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出现在冰雪运动推广普及领域,出现在竞技冰雪运动的专业领域。

2021年2月15日大年初四,游客在吉林省吉林市万科松花湖滑雪场滑雪。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摄

  随着我国冰雪运动的大发展,我国冰雪产业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持续向好。特别是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日益临近,冰雪运动正成为人们新的时尚生活方式,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倪会忠表示,下一步,国家体育总局将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冰雪+”和“+冰雪”,加快冰雪产业与健康、教育、文化、旅游、传媒等行业融合发展,实现冰雪项目与夏季项目的跨界融合,延长冰雪产业链条;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实施品牌战略,发展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冰雪企业,集中建立一批产业规模较大、集聚效应明显的冰雪产业示范基地;大力优化冰雪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需求对接、资源整合,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冰雪运动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拓展和规范发展冰雪竞赛表演市场,促进办赛主体多元化,推进赛事运营市场化,加强赛事活动安全监管。

  “同时,我们还将不断拓展与国际冰雪组织的合作领域,共同谋划后冬奥时代冰雪产业发展,努力构建冰雪产业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注入冰雪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他说(记者 胡雪蓉)

责任编辑:徐永进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