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健康频道 >> 中医中药 >> 正文
守正创新向未来•中医络病研究与创新成果转化高峰论坛召开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08日 14:50:00  来源: 新华网

原标题:守正创新向未来•中医络病研究与创新成果转化高峰论坛在河北召开

7月6日,由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河北省药学会、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业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守正创新向未来•中医络病研究与创新成果转化高峰论坛”在河北石家庄举行。张伯礼、丛斌、张运、杨宝峰、于金明、田金洲、吴以岭等院士,国医大师李佃贵,以及来自全国的中医药界知名专家学者在线上线下齐聚一堂,围绕络病理论传承、创新、转化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开展深入交流,新华网客户端每天12小时直播节目《新华大健康》全程直播。

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民英雄”勋章获得者张伯礼,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詹鹏,河北省药学会理事长、河北医药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刘骁悍等发表讲话。大家纷纷表示中医络病理论研究与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张伯礼院士在会上致辞。

张伯礼院士在致辞中指出,络病理论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典范。吴以岭院士系统构建的络病理论体系,明确了诊断标准、适用范围以及现代生物学机制,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制了通心络、参松养心、芪苈强心、连花清瘟等通络药物,同时进行了一系列严格的循证医学评价,在临床重大疾病防治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次中医络病研究与创新成果转化高峰论坛的举行,对如何更好地将络病理论应用于重大疾病防治,服务广大群众具有重要意义。

院士沙龙环节,各位院士就中医络病研究与创新成果转化展开交流。

络病学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典型代表之一。

中医络病理论是吴以岭院士从20世纪70年代即开始系统性研究的学术课题,通过40余年的砥砺创新,他终于将“络病”这一在中华民族医学史上绵延了近三千年的散落记载,整理、归纳、提炼成为络脉清晰、内容丰富,对治疗难治性疾病具有指导价值的“络病证治”体系,建立起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肿瘤、流感等古人称为络病的这类疾病的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方法,出版《络病学》《脉络论》《气络论》等专著。

2006年,“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由吴以岭院士作为传承人的“中医络病诊疗方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络病学》作为新世纪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创新教材,已在国内外40余所高校开课。

理论的突破是中医药产业化的基石。近年来,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已有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津力达颗粒等多种创新专利中药被研发生产,每年数亿人服用受益。

本次大会对络病理论研究和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果进行了深入交流,为中医药学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思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未来,中医络病研究与一系列创新成果转化,以期推动中医药发展迈向新的时代。

责任编辑:赵琳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