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户外运动产业大会| 运动大理,“风花雪月”之地掀起竞技风暴
2023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以“户外新生活、消费新动能”为主题,覆盖“山、水、路、空、冰”全域户外项目,选择在大理举办引来大波关注。
为什么首选大理?小编将通过展现曾在大理开展过的规模性户外运动以及大理人文地理、户外运动群众基础等视角,与您一起探索“为什么首选大理?”的答案——
初春,扬鞭赛马场;盛夏,登顶点苍山;深秋,畅游西洱河;隆冬,驰骋洱海边。
在大理,从春暖花开到苍山覆雪,随处可见体育锻炼的人群或赛事活动组织者的身影,风花雪月之地掀起的竞技风暴让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着新的生机和活力。
自然风光优美 生态资源富集
在大理,全民健身、户外运动已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而这一切的基础,来自适宜开展户外运动的良好生态、地理、气候等资源禀赋。作为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大理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属于四季不分明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
平均海拔2090米,年均日照数2216.8小时,平均气温16℃,平均降雨量836毫米,森林覆盖率65.51%,2022年全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7%……优越的气候条件是自然对大理的偏爱。
中部点苍山是世界地质公园;东部金沙江流域,地势平缓、沃野棋布;西部澜沧江流域,重峦叠嶂、景色壮丽;高山盆地之间镶嵌着洱海、云龙天池等湖泊,终年碧波荡漾。
大理峡谷、湖泊、森林、温泉比比皆是,山清、水秀、谷幽、石奇,处处皆景。
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3个州级自然保护区、33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130多处风景名胜,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和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赋予了大理开展体育运动的优势,大理是当之无愧的户外运动、文化体验、体育休闲、体育康养等首选之地。
历史文化厚重 民族风情浓郁
崇圣寺三塔、太和城遗址、石钟山石窟、祥云大波那遗址、南诏铁柱……素有“文献名邦”之称的大理是云南历史文化的最早发祥地之一。现今,大理共有各级文保单位638项,其中国保单位31项,居全省第一,被誉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典范”。
大理国时期的《张胜温画卷》是中国绘画宝库中的无价珍宝,电影《五朵金花》的白族爱情故事让大理声名远扬,金庸《天龙八部》的武侠爱情故事让大理走向世界,《去有风的地方》的都市爱情故事让大理火遍全网。
白族民居、白族扎染、白族歌舞、白族三道茶、白族大本曲,赛马、射弩、陀螺、秋千、吹枪……名城名镇名村与各民族传统节日、民族传统运动项目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亮丽景观。
区位条件优越 交通便捷高效
古代“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要冲,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南方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节点……自由通达的大理,自古以来都是交通要道。
2022年,大理州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目标;大理站平均每日开行26.5对旅客列车,最高每日开行42.5对旅客列车;大理机场开通航线25条,通航城市23个;水运通航里程1232公里……拥有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的大理,为南来北往的客商、游客和赛事举办及体育产业开发提供便捷高效的交通环境。
停车、供水、供电、环卫、通信、标识、应急救援等户外配套设施齐备,户外运动营地运营管理规范、服务质量优良、综合效益显著,场地建设工程和服务设施完善,让大理更加适宜举办各种户外活动。
体育设施完善 办赛经验丰富
全民健身蔚然成风的背后,是大理州对体育事业的不懈追求。大理州委、州政府出台了《大理州贯彻落实〈云南省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大理州共建成体育馆7个、体育场5个、全民健身中心8个,风雨馆5个,游泳馆20个,足球场145块,健身步道22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27平方米。全州县、乡(镇)、村委会(社区)体育场馆、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路径等体育设施覆盖率达100%。
大理州先后成功举办七星国际越野挑战赛、大理国际马拉松赛、澜湄合作大理爱情马拉松赛、“七彩云南”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赛、亚洲龙舟锦标赛和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赛、全国女子排球联赛等赛事,办赛能力、服务水平获广泛好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办赛经验,形成了成熟的运行机制。
作为旅游胜地的大理,高端酒店、民宿客栈、运动空间等接待场所一应俱全,旅游接待条件成熟完善,为各种户外赛事提供充足场地,为运动员提供优质服务。
在大理市,跑步爱好者们热衷于在洱海边奔跑;在洱源县,徒步爱好者们在鸟吊山集结;在南涧,野钓爱好者们集齐澜沧江,孔雀渡一杆一线论春秋……大理正在掀起一场竞技风暴。(记者 苏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