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共筑“一带一路”:中国肿瘤免疫治疗与东盟合作开启新篇章
近日,来自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家的肿瘤领域治疗专家一行抵达厦门,参观访问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旨在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肿瘤领域创新治疗成果与临床实践交流,促进国际间肿瘤免疫治疗临床实践的交流与科研合作。
当前,中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二,医药创新管线数量跻身全球第二梯队前列,药物研究和产业发展正进入创新跨越新阶段。特别是在细胞与基因疗法及肿瘤等前沿领域,中国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创新活力,在全球医药产业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肿瘤免疫治疗国际合作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开局之年。
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交流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关乎人民的生命健康,也是促进各国间友好关系与共同发展的重要桥梁,更承载着促进沿线国家民生改善与健康福祉提升的重要使命。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市场容量,制药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为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提供了诸多机会。
“疾病无国界,医疗与健康服务更有赖于国际间密切交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王占祥说,厦门是中国东南重要的对外交流窗口,在国家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卫生合作交流的指引下,我们应积极致力于开放交流与合作,与东盟及巴西等国同仁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健康未来。
当前,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以肿瘤免疫治疗为代表的医疗合作正日益成为新的合作亮点。通过共享科研资源、交流临床经验以及联合研发等方式,各国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展开了深入的合作。
据悉,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拥有国家级规范化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积极参与新药研发,拥有国家肿瘤基因检测基地,主持及参与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率先在省内设立I期临床试验研究病房,开展国内、国际一类新药研究,涉及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多个前沿热门领域,临床试验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其中,抗肿瘤新药临床评价示范平台更是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立项支持,为福建省首个国家级GCP示范性平台。仅去年一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开展200多项临床研究,推动20多个药物上市。
自去年起,国内多个头部药企陆续携创新药物发力布局全球市场,东南亚就是其中新兴市场的典型。
这种跨国的医疗协作,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到的打造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的核心理念,不仅有助于提升各国医疗技术水平,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和希望;同时还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推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共同发展。
东盟与中国合作开新篇 肿瘤免疫治疗现新机遇
东盟国家,作为全球新兴生物医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生效实施,中国与东盟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为医药产业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当下,东盟十国的总人口达6亿多,占全球人口的8.5%,对创新药械产品需求巨大。另据CPhI Insight数据显示,2020年,东南亚医药行业市场规模达400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内医药行业年收入增长将超过1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2年全球癌症报告显示,东南亚地区新发癌症病例约为236.9万例,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阶段。
近年来,肿瘤临床诊疗模式国际化与创新药产业全球化发展,不仅为国内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也为全球癌症防控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特别是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中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多款创新药已经获得国际认可,可为东盟国家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以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为例,PD-1是人体免疫T细胞上的一种蛋白。不同于传统药物的治疗机制,PD-1抑制剂并不直接针对肿瘤细胞,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激活人体T细胞等免疫细胞,进而通过免疫反应对抗并清除肿瘤细胞。
近年来,随着PD-1研发进展的突破,相关产品逐渐成为多种癌症的一线治疗药物。截至2023年底,中国获批上市的PD-1单抗数量已达到11款,其中国产占9款,且国产PD-1纷纷拓展海外市场,斯鲁利单抗就于2023年底首发东南亚市场,在印度尼西亚获批上市。
多款中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已获国际认可,将为东盟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与东盟利用这一平台,加强医药产业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医药产业的创新和发展,进而为全球医药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各界携手助力强化国际交流 中国肿瘤免疫治疗力量走向全球
近年来,中国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得益于政府对医疗创新的持续投入和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众多创新药企业积极布局全球市场也为中国力量走向国际舞台发挥势能,通过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推动了医疗创新的全面国际化。
作为创新药产业的代表之一,百济神州在全球布局中展现了强大的实力。公司早在药物研发阶段就与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深入的合作。这种全球化的战略布局不仅为百济神州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也为全球肿瘤患者带来了更多元化的治疗选择。
以中澳合作为例,药物临床研究的密切协作顺势开启中澳之间更多层面的跨国交流活动,2023年“中澳早期药物研究高峰对话”、2024年“中澳临床科研交流互访”相继举办,标志着中澳两国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合作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些活动中,来自中澳两国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分享全球多中心药物临床研究和建设研究型医院的经验,同时为政产学研全链支持临床科研成果转化、实现全球接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参考。
除了百济神州,还有众多企业和产业机构近年来也助力开启了与欧美、日韩、亚太等多个跨国家和地区的医药医疗交流项目。这些合作不仅促进了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还推动了创新药的研发和国际化进程。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医疗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走向世界舞台,在欧美获批的创新药物都有中国专家主导临床研究的身影。
跨越国界的医疗创新实践,是人类应对疾病挑战的有力武器。此次东盟专家参访活动也打造出了一套更契合新兴市场环境的国际交流模式,通过共享经验、加强科研合作,双方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
展望未来,中国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全球化布局也将继续深化。创新药企业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国际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同时,中国医疗机构和研究者也将积极参与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和临床成果转化,为全球肿瘤治疗、提升全球患者健康水平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力量。(吴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