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撑好心理健康“守护伞”
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如何让孩子劳逸结合、松弛有度,降低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促进他们身心健康?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等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上,一场聚焦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健康治理的分论坛为上述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
给心灵做场“按摩”
音乐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央音乐学院原副院长周海宏看来,音乐作为减压的最佳手段之一,在抒发情绪、减轻精神负担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周海宏认为,音乐等艺术领域在抑郁症干预上大有作为。针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可进一步发展“柔性治理”,推进社会艺术教育,培养孩子高品质的精神生活,培育健康的社会风气。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原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许燕看来,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虽然让生活更加便利,但也可能带来“意义感缺失”等问题。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一方面需要解决个体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关注社会的整体心理状态。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部长杨海波带领团队,连续10年走进居民小区,从事心理健康科普宣传。作为该校心理学科的骨干成员,杨海波积极拓展儿童创伤心理研究领域,完善心理学科发展体系。
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如何更好发挥高校作用?在杨海波看来,高校参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成果转化、资源优化、体系建设方面都有很好的基础,需要发挥不同研究人员的优势,通过专业科研赋能实际问题解决。“在精准对接社会需求过程中,高校可以做更多前瞻性、预测性工作,以便于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规划及服务,形成更加有效的高校与社会心理服务联动机制。”杨海波说。
用好数字技术
“心理学应该研究美德和优势,而不仅仅研究弱点与损伤——既要修复损伤,又要滋养内心最好的部分。”论坛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管委会副主任倪子君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积极心理学课程。
“研究发现,幸福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一是高水平的积极情绪和低水平的消极情绪,另一个是高水平的生活满意度,分成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是在每一个清醒时刻有一个真实的刺激源,会导致现有的情绪状态;认知因素则是离开了情绪源后,大脑依旧会发出评价结果。”
北京师范大学医院党总支书记周晓旭认为,健康教育大有可为,面向青年学生的健康教育不仅是进行健康科普,而且要让学生了解医疗方面的相关信息,将健康的生活方式、成长理念融入教育环节当中,重点关心老师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周晓旭表示,健康教育要走进校园的健康规划、走进大学课堂,将包括音乐、美术、体育在内的多学科融入生活方式和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面向学生的健康教育。“希望高校借助云数据库的建立,将师生健康体检、体测等相关医疗数据整合,对师生健康问题进行跟踪与反馈,更好守护身心健康。”周晓旭说。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院长李韬认为,心理精神疾病带来的经济社会成本高,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影响大。当前患者的疗愈需求较多,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供给缺口较大,干预方法有限。以青少年心理健康为例,需从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协同、政策协同等方面发力。
“数字技术提供了洞察人类心理奥秘的新钥匙。”李韬说,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可以进行无感监测、进行智能心理模型分析、建立数字心理画像,还可以实现数字化情绪分析与个性化干预,同时依托智能技术和工具提供情感陪伴。(记者 孙亚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