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健康频道 >> 健康科普 >> 正文
天气寒冷,做好3点让中风远离你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05日 14:51:46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原标题:天气寒冷,做好3点让中风远离你

  你有没有发现,不管在新闻里还是日常生活中,每到秋冬季节,突发中风被紧急送往医院的人都会更多。中风的学名是“脑卒中”,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缺血性中风,也叫“脑梗”或“脑梗死”,由于血管阻塞导致(通俗说就是“血管堵了”),是中风的主要类型(在中国约占所有中风的70%)。第二种是出血性中风,也叫脑出血或“脑溢血”,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导致。的确,天冷了更容易发生中风,尤其是缺血性中风。

  既往研究表明,在日平均气温<12.79 ℃的秋冬季,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在冬季日平均气温的基础上,气温每下降1℃,中风发病率就会增加3.9%。不仅如此,天冷时中风入院的患者病情也更严重、治疗结局(预后)可能会更差。

  2023年一项在中国展开的研究显示,与非低温组(入院前14天的平均气温≥13 ℃)相比,低温组(入院前14天的平均气温<13 ℃)的缺血性中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更高、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比例明显更高、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更严重,发生不良结局的风险也更高。

  虽然低温与缺血性中风之间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研究人员认为,可能是由于寒冷引发了血管收缩、更容易升高血压,以及长期高血压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纤维蛋白溶解减少,导致血管内血栓形成、脑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进而引发缺血性中风。

  不过高血压并不是中风的唯一影响因素。男性、年龄60岁以上、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饮酒、超重或肥胖(尤其是中心型肥胖)、缺乏体力活动、心房颤动、吸烟史和卒中/冠心病家族史都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外,饮食不健康、其他心脏疾病、抑郁或其他精神压力等同样可能导致中风的发生。

  此前在22个国家进行的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危险因素研究也显示,90%的中风发病风险都归因于10个常见的危险因素;而健康的生活方式(低风险的饮食、不吸烟、适量运动、正常体重、适度饮酒)能够减少70%的中风发病风险。这些预防中风的建议,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体检筛查以及基础疾病的管理。

  每年定期体检,一般都可以筛查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如果这些指标异常,就要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生活干预或长期规律用药,预防中风的发生。

  对于部分人群,颈动脉筛查也很重要。对于男性、年龄60岁以上、且合并上述其它2个或以上中风主要危险因素的人,一般来说属于中风的高危人群,如果有条件,可以定期进行颈动脉筛查(如颈动脉彩超等)。但并不推荐在普通人群中常规开展颈动脉筛查。如果查出中度以上(狭窄≥50%)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医生可能会进一步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10年发病风险,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治疗)。如果是重度(狭窄≥70%)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在预期寿命大于5年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2.日常生活中预防中风。

  (1)饮食营养的调整。每日饮食种类应多样化,能量和营养的摄入要合理,建议降低钠摄入量和增加钾摄入量,有益于降低血压,从而降低中风风险。

  (2)老年人、中风高危人群应在进行最大运动负荷检测后,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再进行锻炼。健康成人每周应进行至少3~4次、每次至少持续40分钟的中等或以上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或其他有氧运动等)。推荐日常工作以静坐为主的人群,每静坐1小时就站起来活动几分钟,包括那些每周规律运动、已达到推荐运动量的人,也要注意这一点。

  (3)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应积极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身体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从而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中风风险。

  3.有中风家族史的人群的预防。

  对于有以下3类家族史的人群,医生可能会考虑CT动脉造影(CTA)或磁共振动脉造影(MRA)等非侵袭性方法筛查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再采取对应治疗措施:一级亲属中有≥2例患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患者,≥1名亲属罹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或≥1名亲属罹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患者;纤维肌发育不良的患者。

  脑卒中发病前往往有一些前兆症状,如头晕、四肢麻木、乏力、眼睛黑蒙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争分夺秒进行救治。同时,应牢记“中风120”原则:1看(脸是否不对称)、2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0(聆)听(讲话是否清晰)。一旦发现异常,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

  总之,冬季是脑卒中的高发期,我们应提高警惕,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降低脑卒中风险。通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基础疾病、注意气候变化、保持情绪平静和定期体检等方式,有效地预防脑卒中的发生。(牧远)

责任编辑:阎素素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