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晋宁成为“候鸟”旅客康养目的地
冬日的昆明,风和日丽。滇池沿岸,海鸥翔集。滇池东南岸的古滇康养园里,一片安静祥和。
近5年来,每年都要到此休养的赵晶,已经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今年85岁的她来自深圳,2020年到古滇康养园试住了两个月后,便再也不想离开晋宁。说到喜欢晋宁的原因,她作了生动的对比:“深圳的热天特别长,从2月开始湿气还很重,大儿子在国外,那个地方又特别冷,大半年都是冬天。一个特别冷、一个特别热,感觉还是晋宁好,在这里生活非常舒适。”
赵晶的感受,也是众多到晋宁旅居的老人的共同感受。相关负责人介绍:“古滇康养园的旅居人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年人,从2017年建园到现在,已经累计接待近千名来康养的老年人;另一种是旅居客户,目前累计接待超10万人次。春节期间以及每年夏天都是旅居旺季。”
四季如春的旅游胜地
晋宁的平均海拔为1900米,年平均气温为23摄氏度,四季如春,是“中国天然氧吧”。
同时,晋宁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古滇国的都邑所在、滇文化的发祥地、云南青铜文化的中心、伟大航海家郑和的家乡,石寨山古墓群、河泊所遗址为晋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赋予了独特的历史IP,旅游资源富集,是昆明文旅融合发展最突出的核心区之一。
此外,这里距离昆明市区只有1个小时车程,交通极为便利,仅凭地理优势都能吸引众多旅居游客。
近年来,晋宁紧紧依托文化优势和滇池岸线的湖光山色发展文旅产业。一方面以昆阳、晋城作为主要支撑,对接国际国内大健康资源,积极构建集医疗保健、避暑避寒、观光、娱乐、休闲、度假、疗养、养老、保健品加工等于一体的康养产业体系。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文化与生态融合,以53公里滨湖带为重点,积极推动旅游和生态和谐发展,努力把晋宁发展为“宜居、宜商、宜旅”的湖滨新城和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功能布局的理想之地。
“这是我第一次来,以后我还要来晋宁,进行深入了解。”从上海到晋宁的旅居客金培国说,“晋宁博物馆里的青铜器、陶器太精美了,没想到,《史记》里短短一句话中蕴含的文化竟然如此璀璨。”
晋宁的气候环境和风土人情,让大家愿意成为幸福的“候鸟”,这也是来自北京的张月华的切身体会。她说:“我以前到处找适合自己养老的地方,最后经别人介绍来到晋宁古滇康养园,到这里一看就特别喜欢。在这里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了,最深的感受就是终于可以愉快地度过晚年,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宾至如归的康养家园
位于七彩云南古滇度假区核心位置的古滇康养园,以“世界春城”“中国天然氧吧”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优越条件,吸引全国各地的老年人到此避寒康养。
在这里,除了有舒适的住宿和舒心的餐饮服务外,还可以享受旅游管家服务、兴趣社团、健康检测、康复理疗等多元服务。冬南夏北的“候鸟式”养老服务模式,让这里涌动着一股暖流。
每一周,古滇康养园都会安排车辆送老人到七彩云南第壹城购物超市购物,这是古滇康养园给在此旅居的老人送关怀的方式之一,让他们生活在晋宁也有家的感觉。
在古滇康养园,随时可以看到精神矍铄、面带笑容的老人,他们或在水景广场聊天晒太阳,或在老年大学参加活动。说起“候鸟式”养老服务模式,他们认为,晋宁的冬天很温暖,可以看山、看水、看花,还可以亲近滇池,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90岁的旅居老人彭程渌说:“晋宁给我温暖、给我快乐、让我长寿,我感觉自己越来越年轻了。因为这个地方山好水好人也好,很适合我们老年人居住,我愿意继续住下去,把这个地方作为我终老的地方。”
在晋宁,古滇康养园只是全区文旅业态丰富发展、吸引游客旅居的一个缩影。2024年,晋宁推出“滇池旅游黄金岸线”相关旅游路线,最美滇池绿道晋宁段全线贯通,小渔村成功创建为3A级景区,牛恋村、鲁黑村入选云南省金牌旅游村,五百里音乐节等6场大型音乐活动成功举办,吸引观众16万余人次……一系列举措落地,让到晋宁旅居成为一张诗意名片。
今后,晋宁区将把滇池绿道打造成“经济大走廊”,用好“滇池农文旅融合”资源;深度挖掘“古滇”“郑和”历史文化,用好历史文化资源;聚焦古滇旅游区产业优势,用好康养资源;以“好地方+好房子”为主题,发展衣食住行、康体居、医学养等业态,持续推进古滇片区旅游产品、模式、业态创新和服务创优,让“旅居”品牌真正成为实现旅游升级、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间接带动就业、创业、投资,全面打响晋宁“全域旅居”品牌。(记者 赵书勇 通讯员 陆安楠 陆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