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前,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的鸣鹫镇中心卫生院长期处于乡镇医生匮乏、医疗服务水平低下的环境中。为解决偏远的高寒山区群众看病难、治病远的困境,该地区急需引入一批有资质、有能力的医务工作者。这个时候,沈湘加入了支援乡镇医疗事业的医生行列。
沈湘于2000年正式参加工作,就职于蒙自市妇幼保健院,是红河州第一批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的优秀工作者。她从一名普通医生做到办公室主任,本可以在生活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的市区安逸地工作和生活,但医者仁心的她,知道离市区很远的地方,还有很多老百姓生病了看不了病后,便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支援乡镇医疗的道路。
沈湘入职支援的卫生院位于鸣鹫镇,该镇有6个村,贫困人口较多,很多老百姓生病了怕花钱不愿意去医院,还有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因为交通不便去不了医院。“如果患者来不了,医生就该到患者身边去。”此情此景对沈湘感触颇深,于是她暗下决心道。
紧接着,沈湘开始往各个村里跑。卫生院人员紧缺,她就自己清晨六点就开起救护车,拉着巡回医疗小队的医生们,到各村各寨开始他们的巡访工作。到村子义诊,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组织儿童预防接种等无不尽心尽力。同时,每次下到村子里,沈湘都会到药房准备一些常用药品,以防老百姓义诊后嫌麻烦不到卫生院就医而急用。纵然进村的道路泥泞崎岖,沈湘和她的医疗团队依然坚持前往。为了进村给百姓看病,鸣鹫镇大大小小的山路沈湘团队都跑遍了。
当然,除了村寨,沈湘的工作战场还有镇上的中心卫生院。卫生院的工作同样很琐碎,她既需为群众看病,还得给他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照看管理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你现在有没有觉得哪里不舒服?”“你这个血压已经升到186/114了你不能不吃药了。”“你的身体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它只能拉100斤你非让它拉1000斤,这样长时间负重工作,迟早是要出问题的。”卫生院的病房里,这是沈湘时常对病人说的话,不是在嘱咐病人吃药,就是在劝导病人要爱惜身体、珍视健康。
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蒙自市全面推行,沈湘主动承担起两个团队的队长工作并入户签约。功夫不负有心人,鸣鹫卫生院也在她的领导下,被百姓评为2016年“群众满意的卫生院”。
“守望百姓的健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希望在鸣鹫不管人们生活在哪里,每一个群众都能看得上病,治得起病”沈湘说。直到今天,她依旧还在鸣鹫这片土地上,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云南网记者 龙彦 李星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