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健康频道 >> 健康扶贫 >> 正文
【健康扶贫好故事】她用生命诠释奉献——追忆倒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砚山县皮肤病防治站龙晓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3日 15:53:00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作者:周建富

  没有一声告别,龙晓走了,走得令人猝不及防;没有一丝预兆,龙晓倒下了,倒在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战第一线。

  2018年9月15日21时10分,砚山县皮肤病防治站驻砚山县稼依镇店房村委会精准扶贫工作队员龙晓在回单位汇报工作途中,因车祸医治无效去世。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5岁,定格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她永远离开了她热爱的工作,离开了朝夕相处的同事,离开了为她牵肠挂肚的慈母。松涛阵阵,为她呜咽。山泉潺潺,为她哀鸣。

龙晓生前入户走访的资料图片

  群众眼中的好姑娘

  2018年1月13日,龙晓被派驻砚山县稼依镇店房村委会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派驻之初,龙晓就深入各村组了解情况,精准掌握第一手资料。每次进村入户调研走访,遇上泥泞的烂路,她挽起裤子便过。吃饭从不挑三拣四,主动煮饭做菜。每到一个村寨,她总是习惯坐下来和老百姓拉家常。一笔一笔算账,一条一条宣传政策,就在谈笑间为百姓们厘清精准扶贫和脱贫致富的道理。“这个姑娘是个时刻将我们冷暖放在心上的人,从来没有半点城里姑娘的架子”。

  龙晓虽然是精准扶贫工作队员,但她在工作中不忘主业,以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让贫困患者早日康复,让贫困群众早日奔向小康为目标,以主人翁的责任担当协助稼依卫生院和村医抓好健康扶贫工作,为全村群众的健康“兜底”。

  店房村委会下辖8个村民小组984户4347人。全村贫困程度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当地群众贫困的原因之一。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龙晓把健康扶贫作为抓好精准扶贫的重要工作来抓。她认真学习健康扶贫政策,结合当地实际,协助卫生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积极开展为贫困患者免费义诊及送医送药,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在工作中,龙晓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细心梳理业务、理清工作思路,将健康扶贫政策纳入健康宣教内容,将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到村、到户、到人。她和驻村工作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乡村医生一起入户宣传,以宣传资料、宣传栏、健康扶贫小药箱为载体,全面开展政策宣传。截止8月,全村共开展健康扶贫知识讲座34次,健康公众咨询活动17次,发放健康扶贫宣传资料6000余份。全村群众对健康扶贫工作满意度为100%,知晓率达95%以上。龙晓积极协助卫生院抓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放家庭医生签约明白卡公示团队擅长业务,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看病,全村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达100%,有效解决了制约贫困群众发展的病患难题。龙晓还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健康理念、健康知识,提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健康意识。积极举办保健防病知识讲座,播放健康教育宣传片,引导群众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有效防控地方病、传染病的发生。积极争取县疾控中心的支持,加强全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检测监测,确保全村群众用上“健康水”。

  店房村60多岁的王继祥患有多年痛风,行走不便。龙晓知道情况后,多次上门看望老人,为老人送医送药。还专门制定食谱,叮嘱老人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吃。如今,老人的痛风病有了好转,可再也看不到龙晓亲人般温暖的笑脸。“只要看到小龙,我就会很开心,生活也更有信心,她是我们健康的保障啊”。听到龙晓离世的消息,老人痛心的说。

  是啊,龙晓不光给店房村群众点燃健康生活的信心,还凭着对事业的忠心和对群众的爱心,未群众构筑起了一道健康“防火墙”。

  为找到贫困的病根,龙晓常态化开展进村入户调查走访,从下派至今主动下乡调研至少有70余次。

  兴产业助脱贫一直是龙晓心中的大事。店房村委会虽然地处砚平高速公路和 323 国道线横贯全村,通讯便捷,区位优势明显,但是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长期以来,全村以种植、养殖为主,只有水稻、玉米、辣椒、烤烟等常规产业,群众产业致富后续乏力。龙晓通过反复论证和深入思考,在镇党委、政府及村两委的帮助和支持下,发动90余户农户种植软籽石榴564亩、种植冬早辣椒1500亩、种植蔬菜606亩、实施规模化养羊840头,为店房村委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乡亲们请放心,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今年我们一定会脱贫致富,与全国人民一起过上小康生活!”斯人逝去,音容犹在。昔日她对百姓的承诺还在,只可惜,龙晓期盼的美好生活,却无法亲眼见证。

  农村出身的龙晓,深知“知识改变命运”,每次下村开展工作,每当看到贫困的孩子她总是格外痛心。就在2018年第34个教师节前夕,她还和店房小学的老师谈起教育脱贫的意义。她还表示要向单位争取资金帮助孩子们学习。每到一户农户,龙晓都会不厌其烦的向学生家长讲清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家长继续支持孩子读书。在她的努力下,店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辍学0人,实现100%入学。她工作的皮肤防治站,先后出资5万余元资助45名孩子就读和产业发展。

  同事口中的好同志

  “唉,以后再也看不见她爽朗的笑声了”。

  “太可惜了,以后再我们的卫生计生群里,再也不能和她讨论工作了”。

  “这样年轻、勤奋的好同志,为何就这样走了呢?她永远让我不能忘怀”。

  遗憾的叹息声、低沉的哽咽声,向乌云一样笼罩在大家的心间。

  龙晓2015年7月从德宏职业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9月就考上了砚山县康复院(砚山县皮肤病防治站)工作到现在。参加工作以来,她先后在康复院、皮肤病防治站门诊和麻性科工作。龙晓时刻谨记,自己不光是一位医生,同时也是一名共青团员,在专业上她精益求精,在工作中,她默默付出。她把学习当作永远的追求,注重夯实医学知识、注重思维训练、努力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不断丰富自己的临床知识,尽自己所能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医务工作者常怀“大慈恻隐之心,普救含灵之苦”的为民赞歌。在工作中,龙晓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医德修养。对患者用心负责,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平时,她心里装着病人的病情,手机里装着病人的号码,随时准备了解病人的情况,解答病人的疑问,加班加点是工作常态。即使是下班回家后,也往往是一个电话,又拉回工作状态。记得一次已经下班了,一名来自农村的病人需要及时诊治,但由于人手不够,龙晓又及时返回投入工作。尽管疲惫到极点,但当看到病人和家属脸上露出放心、满意的微笑时,所有疲劳化为乌有。“看到病人恢复健康,我觉得这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最好的褒奖!我之所以取得了一点成绩,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帮助,我也尽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技能回报社会”。受到领导和患者表扬时,龙晓总是这样羞涩的说。

  “加班加点早已是龙晓的工作常态,她好像从来不知疲倦。”在砚山县皮肤病防治站站长王学明的印象中,有时候龙晓实在太困了就靠在椅子上休息一会。“龙晓工作责任心强,对自己工作要求十分严格。”在王学明看来,今日事今日毕,已然成了龙晓的工作信条。然而,繁重的工作、严格的要求,却源于她那颗为民的一片丹心。“大家平时见到她,她总是笑眯眯的,特别是每次从稼依回来,她刚上车没几分钟就睡着了,一个姑娘家不容易,让人很是心疼”。皮肤病防治站党支部书记高金华眼含热泪痛心的说。

  在麻性科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中,入村入户进行访问调查已早是常态。龙晓在工作中,从不叫苦叫累,总是和男同志一样跋山涉水,走遍了挂钩乡镇的村村寨寨。她总是以发现新病人这一目标为中心,对待病人热心耐心细心,为了减少病人的畸残升级,亲自手把手的教授病人做好自我护理,对应注意的事项一项一项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对家庭比较困难的患者,龙晓总是四处为她们寻求帮助,向朋友和同学征集保护鞋,寒衣、寒被,并亲自送到病人家中,深受患者的爱戴,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称赞和好评。

  家人心中的好孩子

  “龙晓是我们家人心中的好孩子”。

   在母亲的记忆里,龙晓从小成绩就很好。大学毕业后,她一直勤恳工作,即便工作加班加点也毫无怨言。

  参加工作三年多来,龙晓的手机里,仍将母亲的手机号备注为“妈妈”,这个心地善良,仰不愧于组织,俯不愧于人民的壮家姑娘,心底装着的是对母亲无限的牵挂和不舍。

  人生最悲痛,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龙晓的母亲平时很少流泪,但这一次,女儿的离去对老人的打击很大。说起自己的女儿,龙晓的母亲总是自豪的说“我家姑娘从小就懂事,和其他娃娃不一样”。

  龙晓走了,但她的生命如同高山般永恒;龙晓走了,但她忠诚于人民,无愧于岗位;龙晓走了,一束用生命点燃的精神之火,却悄然在七乡大地冉冉升起;龙晓走了,初冬的落叶将滋养新的生命。

                (作者为砚山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副主任科员)

责任编辑:秦黛玥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