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谷兴其
2016年1月,尹可舒医生从交通方便、经济发展的集镇村来到了坐落在半山区,少数民族人口占60%的汪李村,开始了在贫困村的行医工作。
由于多年来认真工作,把村民群众当做亲人,村民们个个拥护,留下了好口碑,基层党组织接到尹医生入党申请书后,将其一步步培养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汪李村由于面积小资源匮乏,地处山区信息闭塞,导致了村民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不强、疾病预防的知识缺少,老人、儿童经常感染疾病,村民还形成了“拖病”(拖着不看不治疗)的习惯,平时不注重参加卫生所的体检。
尹可舒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心想:我要改掉他们这些病了拖着不去看的坏习惯,我要帮助他们不再因病返贫因病致贫。
自此,尹可舒认真学习脱贫攻坚政策、《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他经常积极与村委会沟通,了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底数及其它贫困户的数据,他希望通过健康扶贫解决贫困户的实际困难。
他定期走访患病群众,重点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制定了小册子,以便于治疗;在走访过程中耐心的为群众宣传农村妇女“两癌”、孕妇及0-6岁儿童健康、环境及个人卫生、健康体检等知识,同时还为村民建立了1200多人的健康档案。
对于农村常见病如感染、肠胃炎、肺炎、风湿等,他认为自己多掌握一项医学知识,群众就不用麻烦跑到外面就医,他选择从中医和西医两方面入手,对于自身中医短板,在工作之余不断的阅读中医名著,研究中草药功效、针灸治疗、火罐等。
有一次为了弄懂针灸颈椎病问题,他先是在网上查、接着请教同事、上级医院领导,有时看书、熬夜想问题,一到大半夜,他的妻子都多次提醒他注意身体没有效果,夫妻二人还吵了起来。“但当把问题搞清弄懂最终得于解决时自己感觉付出什么都值得”尹医生回忆说。
医者父母心,尹可舒在处理医患关系时用心用情。
2018年4月,一个紧急电话打到尹医生手机,得到消息询问病情后,尹可舒立马拿上医疗箱,跑到病人家中,这是村寨里一位佤族贫困户老人当时这个老人语言上不能交流,手脚不灵活,气息不稳,出现休克状态,随时有危险,这时尹可舒没有多想,直接对老人进行人工呼吸,通过救治,老人慢慢苏醒,病情得到了控制,在整个救治过程中,尹可舒的专注与敬业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尹可舒医生工作以来走完了村子里所有的贫困户,掌握了生病贫困家庭成员,100%完成了所有贫困户的“家庭签约”服务,目前村子里的贫困户与一般村民群众对身体健康重视了,组织的体检活动也积极参加,新农合、大病保险参保率100%,同时村民也学到了一些预防疾病常识,对于“麻风病”也不在害怕了,村寨环境及村民个人卫生转变了,村卫生所也变规范了,村子里在收新农合时群众还说“现在的政策就是好,让我们的健康有了保障,生病住院还帮报销一大部分”。
尹可舒说他时刻牢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我是一个党员,就应该热情为群众服务,我是一个医务工作者,就应该努力把群众的病看好”。
(作者单位: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荷花镇汪李社区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