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胜
这两年,一说起疾病治疗,人们绕不开一个共同话题,那就是健康扶贫政策,我也是享受国家健康扶贫受益人之一。
健康扶贫刚开始来村里宣传的时候,好多群众不明白也不理解,他们问:“既然是健康扶贫,那怎么不给钱给物让群众治病?”
通过工作组宣传和讲解,群众才明白过来,健康扶贫并不是给每家每户发钱发物,而是最大限度降低贫困人口的医疗费用,它是一项惠及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扶贫优惠政策。
(供图: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龙街乡东山村石头村)
这些年来,倘若没有健康扶贫这项政策,许多人可能因为高昂的医疗费问题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在没有健康扶贫之前,备受疾病困扰的我们日子几乎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大病特殊病面前,病人不仅要和病魔抗争,病人家庭甚至要倾家荡产来治病,一人得病拖累全家,好多特困家庭都是因病致贫。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是人都会得病,人们常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不怕一生贫困潦倒,就怕有病,“家有财万贯一病回到解放前”,“小病吃草药,大病备棺材”,这是前几年农村贫困人群的真实写照。
2005年,我在景东县中医院急救室里被医生确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医生告诉我:“这种病在我们医院不能医治,只能暂时控制住病情,建议你去省城做进一步消融手术。”
那时候农村还没有医保,去省城动手术的费用对一个农村贫困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在巨额的费用面前我们只能知难而退,不得不选择望而止步,一切听天由命,只能不断的在本县医院往返治疗控制病情。
我成为了医院的一名常客,常年患病,自身又是残疾人,基本上丧失了劳动力,又没钱做手术根除疾病,每年的医疗费用成了家庭支出中最重一笔负担。
为了治病掏完了家中老底,能变卖的都已经卖光,家人甚至想到了要悄悄为我准备好棺材以防万一,父亲一度想把家里唯一一头耕牛卖掉填补医疗支出这笔无底洞。在全家人一致商量决定后,父亲才打消了卖耕牛治病的打算。随后,万般无奈,已经一头白发的父亲跟着打工队伍到楚雄石场打工,但打工挣来的钱还是不能填补医药费。
正当我们为昂贵的医疗费用一筹莫展的时候,2007年,党和政府开始高度重视农村医疗健康,开始推行农村合作医疗,有了新农合这棵可以依靠的大树,以前为医疗费焦头烂额,是新农合给了我们农村贫困家庭带来了希望。
新农合的普及如似一场及时雨,极大的缓解了广大农村人口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作为一名农村贫困家庭,让我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为我们贫困人口带来的关怀。有了新农合这道挡风墙,农民看病的负担逐步减轻。
2014年初,我终于实现多年来去省城做手术的夙愿,虽然这次手术还算成功,但术后还是有后发症,需要间断性的住院治疗,期间治疗花费是笔不小的负担。
虽然近年来国家也在不断的调整新农合报销比例,新农合缴费也在逐年上调,但有些特困家庭就连缴费也成为一种负担,一旦遇到大病或特殊病种,受新农合起付线的限制,贫困群众还是难以负担看病费用。
命运无常,我才做完手术,看到一点生活的希望,它又亲手把希望扼杀了。几年前,家里的顶梁柱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不幸离世。
此外,年过六旬的母亲基本已经没有劳动力,我和哥哥都是残疾,全家上下残的残,病的病,老的老。我又常年住院,医疗费用着实让一家人陷入了举步维艰,欠下了一屁股债务的困境。
2016年,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深入开展,党和政府开始向农村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宣战,开展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健康扶贫。我家被列入重点扶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负责健康扶贫的同志,无论刮风下雨、山高路远,时常进村入户向群众讲解健康扶贫知识,发放《健康扶贫知识问答》资料,让广大贫困家庭切实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工作的重视,通过宣传和讲解,我了解到了健康扶贫政策的力度在加大。
(供图:罗胜的妈妈做家务)
2017年以来,健康扶贫再次让我感受到党和政府给我们贫困人员的关怀,家庭签约医生多次一对一亲自上门开展测血压、血糖等服务。2018年我家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政府缴纳,2019年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给予一部分减免,人均220的医疗保险费用,贫困人口只需缴纳40元的医疗保险,极大地减轻了贫困人口缴费难的问题,15种重大疾病救治全部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健康扶贫政策的实施,让我家多次享受到了国家实施的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的待遇,和以前相比,极大地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也让全家看到了希望,切实感受到了政府的关心和帮助。我常常在心里想:“国家给予我们这么多照顾,我们没有理由再为疾病困扰而丧失斗志。”
(供图:罗胜出示了在昆医附一院的心脏彩超检查报告)
我多次在乡镇住院治疗,每次出院结算,医疗费用没有超出过一百多元。这不禁让我感慨:若没有政府的健康扶贫,或许我的家庭还会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何时才是出头日!
这要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帮助我们所有贫困家庭从贫困中渐渐走出困境。健康扶贫让我感受到了温暖,随着健康扶贫走进千家万户贫困人口家庭,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有了国家健康扶贫政策的保驾护航,农村贫困人群看不起病医不起病的难题终于得到解决,也让我们这部分贫困人口不再为巨额的医疗费用而发愁。
有了国家的健康扶贫政策的支持和帮助,相信我们的日会一天比一天过的更好。
(作者简介:罗胜,男,1978年生,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龙街乡东山村石头村组贫困残疾农民,业余文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