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健康频道 >> 大健康产业 >> 生物医药 >> 正文
北京协和医院徐晓辉:从手术刀到球囊支架 突破高位后纵隔肿瘤治疗瓶颈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5日 15:48:19  来源: 新华网

原标题:北京协和医院徐晓辉:从手术刀到球囊支架 突破高位后纵隔肿瘤治疗瓶颈

在胸外科领域,一项由徐晓辉团队研发的创新技术——“球囊支架扩张辅助VATS高位后纵隔良性神经源性肿瘤切除”正逐步展现其卓越疗效。该技术通过物理钝性扩张与分离,有效避免了传统手术方法中对神经和血管的损伤,显著降低了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风险。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医生徐晓辉做客新华网,与大家分享这一创新技术的研发历程、核心原理、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深远影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医生徐晓辉(左)做客新华网

球囊支架辅助VATS切除高位后纵隔肿瘤 显著提升手术安全性与疗效

新华网:请您介绍一下“球囊支架扩张辅助VATS高位后纵隔良性神经源性肿瘤切除”这一创新技术的研发背景和核心原理?

徐晓辉:胸腔内存在着多种类型的肿瘤,包括广为人知的肺癌、食管癌,以及纵隔肿瘤等。纵隔肿瘤中,有一类位于后纵隔,这些肿瘤的主要起源是神经系统,即它们通常生长在脊柱或脊髓附近。在众多的后纵隔肿瘤中,我们关注并主要解决的是高位后纵隔肿瘤的问题。所谓高位,指的是这些肿瘤位于胸腔的最顶部区域,具体来说,就是在第一根肋骨与第二根肋骨之间的位置。这些肿瘤多为神经源性肿瘤。

新华网:相比传统手术方法,这项技术有哪些显著优势?它在保护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方面是如何实现的?

徐晓辉:该方法的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确保了肿瘤的完整切除。其次,它有效减少了肿瘤切除后的出血。最重要的是,该方法的核心原理在于预防手术肿瘤切除后可能产生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尽管不能完全避免,但其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是显著的。

在保护神经功能方面,国内外专家学者长期致力于探索更安全的手术技术。尽管国外已有多种方法尝试解决这一问题,但常用的电刀、超声刀等能量设备在切除胸腔内肿瘤时,其释放的能量会扩散到周围的神经和血管密集区域,很有可能引起神经损伤,所以术后患者的一部分神经功能失去了,这往往是灾难性的后果。

正是基于这一挑战,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了不使用任何能量设备的手术方法。特别是在处理神经和血管最为密集的关键区域时,我们摒弃了传统的电刀和超声刀,采用球囊支架进行物理钝性的扩张、分离,从而实现了对肿瘤的完整切除,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周围的神经和血管,降低了手术带来的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

新华网:截至目前,您团队的这项技术已应用于多少例患者?治疗效果如何?

徐晓辉:自2018年以来,我们团队已累计应用于约四十几例患者的治疗,这既包括我们直接操作的手术,也涵盖了通过远程咨询指导外地医疗团队完成的案例。从整体反馈来看,多数患者的治疗效果颇为理想。

在术后的持续随访中,我们观察到这些患者的恢复情况都很好。鉴于所处理的肿瘤本质上多为神经鞘瘤,而神经鞘瘤在病理上绝大多数属于良性范畴,其生长模式规律,形态上常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表面光滑,且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因此,在确保手术切除彻底后,通常无需再采取进一步的化疗、放疗等后续治疗。

新华网:您和团队在探索“高位后纵隔肿瘤”治疗新方法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主要挑战?是如何克服的?

徐晓辉:自我踏入胸外科领域之初,便面临了一个深刻触动我的挑战。那是一个年仅8岁的患儿,因咳嗽、肺炎就医,意外发现其右侧胸腔顶部长有肿物。进一步CT检查确诊为后纵隔高位的神经源性肿瘤,需要手术。然而,术后患儿不幸出现了霍纳综合症,具体表现为手术侧额头无汗、眼睑下垂及瞳孔缩小,这不仅影响了外观,更导致了夜间视力下降,给患儿的生活带来了长期困扰。这一案例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也激发了我们团队对于如何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保护神经的深入研究。

我们深知该区域神经错综复杂,包括众所周知的迷走神经、臂丛神经,以及更为关键的交感链神经和喉返神经(至少有4根)等。其中,交感链神经的受损是导致霍纳综合症的直接原因。面对这一难题,我们不断探索,试图找到更精细、更安全的手术方法。

在此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给了我们启示——“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即善于借助工具。这一理念引导我们在医疗技术上寻求创新。

2017年,我们再次面对一位19岁男孩的类似病例,他因梦想参军而在体检时发现了胸腔内的肿瘤。面对手术可能带来的视力风险,患者家人十分焦虑。我们决定采用创新的球囊支架技术,力求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神经。

手术成功进行,肿瘤被完整切除,且直径仅约两厘米。术后第二天,男孩醒来,双眼明亮,两侧瞳孔对称,这标志着手术不仅成功去除了病灶,更保住了他珍贵的视力。虽然不知道他最终是否如愿参军,但这一成功案例无疑为我们在复杂胸外科手术中的精细操作与技术创新树立了信心。

提升公众认知 普及高位后纵隔肿瘤的预防与早期治疗

新华网: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后,对国内外胸外科领域有何启示?

徐晓辉:我们首次在国际上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是在2018年,具体是通过一篇英文期刊文章发表的。然而,由于高位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这一疾病相对罕见,其发病率远低于肺癌、食管癌或肝癌等常见癌症,因此在医学界及患者群体中,对该疾病的认知普遍不足,很多人甚至对此一无所知。

多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推广相关知识,并在北京市的医学年会、国内的多场学术会议中分享了我们的治疗经验和研究成果。因此,今天我有幸参与这次访谈,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提高公众对高位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认识。我希望通过努力,能够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新华网:对于未来,您和您的团队在胸外科治疗技术方面还有哪些探索计划或目标?

徐晓辉:目前所使用的球囊支架,其尺寸、质地及韧性尚未能完全满足我们的治疗需求。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认识到需要更专业的医疗器械来优化治疗效果。因此,在协和医院各级领导以及科研处的全力支持下,我们正致力于专利研发与成果转化,旨在开发出一种专门针对高位后纵隔肿瘤的医疗器械。

新华网:对于正在面临“高位后纵隔肿瘤”挑战的患者,您有哪些建议?

徐晓辉:在门诊中,我们常遇此类患者,初期常被建议“暂不手术”,因为肿瘤多为良性,短期内风险可控。然而,部分肿瘤会随时间增长,尤其是靠近脊柱神经者,可能侵入脊髓,尽管此过程漫长。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患者因肿瘤巨大,未及时治疗,已导致交感神经链受损,出现眼睑下垂、瞳孔缩小及额头无汗等霍纳综合征症状。此时,即便采用最先进技术,也难以挽回已受损的神经。因此,我们强调,对于肿瘤,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新华网:您认为,公众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类相对罕见的胸部疾病?

徐晓辉:查体对于发现后纵隔肿瘤至关重要,尤其考虑到其发病年龄不仅限于老年人,年轻人亦不少见,尽管具体成因尚不明晰。有国外研究表明,发病可能与前十年左右的外伤、剧烈运动或颈部损伤有关。因后纵隔肿瘤在常规胸片中难以显现,为准确诊断,推荐CT检查。

对于一般人群,建议每5年进行一次胸部CT检查。当然,对于已有肿瘤病史或存在高转移风险(如妇科、胃肠道肿瘤)的个体,复查间隔应相应缩短。总之,保持规律的CT检查,有助于我们及时捕捉肿瘤踪迹,保障健康。(王钰淇)

责任编辑:杨春萍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