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健康频道 >> 健康科普 >> 正文
胃肠间质瘤:这个“年轻”的肿瘤怎么治?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0日 10:34:45  来源: 健康中国新视界

  原标题:胃肠间质瘤:这个“年轻”的肿瘤怎么治?

  一、什么是胃肠间质瘤?

  胃肠间质瘤(GIST)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非上皮来源的肿瘤,以胃和小肠最为常见。并不是所有长在胃肠上的肿瘤都叫胃癌或肠癌,少部分胃肠间质瘤也可发生在消化道外,包括网膜、肠系膜、男性的前列腺、女性阴道等。

  从人们对胃肠间质瘤的认识发展历程看,它无疑是一种“年轻”的肿瘤。

  胃肠间质瘤(GIST)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年发病率约为10~20/100万,多发于中老年患者,40岁以下患者少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胃肠间质瘤(GIST)大部分发生于胃(50%-70%)和小肠(20%-30%),结直肠占6.0%,食道<6%,网膜,肠系膜及腹腔后罕见。

  二、胃肠间质瘤的特点

  大约20%的胃肠间质瘤早期并没有临床症状,常常是在胃肠镜检查或常规体检时意外发现了肿瘤。肿瘤长到一定大小后,压迫周围组织和器官,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部不适、消化道出血,及腹部包块等症状。据统计,约20%的病例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阶段。

  但上述症状并非胃肠间质瘤所特有。正因为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这也是胃肠间质瘤早期发现增加了不小难度。

  三、是良性还是恶性?

  准确地说,胃肠间质瘤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临床上根据肿瘤大小、原发部位和病理报告中的核分裂象计数,用“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来评估胃肠间质瘤的危险度。危险度越高,复发风险越大。

  胃肠间质瘤(GIST)病人20%~30%是恶性的,第一次就诊时有11%~47%已有转移,转移主要在肝和腹腔。

  四、患病后怎么治疗?

  由于第一化疗和放疗不敏感,胃肠间质瘤主要的治疗手段有两种:手术切除和靶向药物治疗。

  手术主要针对早期病人,通过完整切除肿瘤实现根治。中高危的病人后续还需要服用靶向药物。但是跟其他靶向药物治疗一样,患者最终会出现耐药。晚期、又转移的患者在一线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为20-22个月,即一般不到两年就会复发。一旦复发,就要使用二线、三线、四线的治疗药物。

  确诊胃肠间质瘤后,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专科医生的精确诊疗携手临床药师的用药指导,对胃肠间质瘤患者实现全程管理,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与生存质量。(作者 李晓青)(山西白求恩医院胃肠外科)

责任编辑:王静姝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